无界养育 未来可期──托班户外环境创设的思与行
【引言】在“幼有善育 托幼一体”的新形势下,我园积极响应于2022年申报托班的开设。自疫情解封后的6月到9月开班,要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打造一个适合2-3岁年龄段的室内外环境在时间上来说是非常紧促的,同时对于从托班教养零经验的我们来说迎来了更是一大挑战。因此,第一时间我们成立园内专项小组,请教教研员
“思”与“量”──用心选址 “托”起花朵向阳开
《0-3教养方案》中提出托班环境应符合“安全、舒适、适宜”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地点作为托班活动室是第一个要解决的头等大事。起初我们对托班地点的选择是有争议的,我们的首选的是原先的二楼空教室。
大家可以从图片中可以看出,相比于小班的房型,这个空教室更为方正,这就便于我们创设灵动的活动空间满足托班幼儿一日活动,也便于教师进行照料养护。但这个空教室有一个弊端就是它位于二楼,众所周知让孩子们在户外大自然的环境中不受束缚地成长更为重要,二楼的地理位置不仅不利于幼儿上下楼,而且为幼儿去户外造成了人为的阻碍。经过慎重的思考与实地的考量,我们最终决定放弃二楼空教室选择原先在一楼的小一班教室。在实地勘察的时候,小一班门口的户外游戏场地让我们眼前一亮。自然的户外环境联通室内,方便幼儿随时随地进出,不正是最适合托班的地点吗?我们就当即决定选择小一班教室连同门口的户外场地一并进行改造。
“破”与“立”──打破格局 “托”举无限可能
2~3岁是大肌肉动作飞速发展的时期,自然环境中的沙、泥、土、草和有坡度的路面能为幼儿的大肌肉运动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自然环境还能让幼儿体验自然变化,如时间流逝、季节变化、(植物)生命的特征等,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教养结合助力幼儿生活游戏。整观小一班门口的户外场地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
室外多树木、廊道,可利用率较低,怎么办?
木栅栏全封闭不便于幼儿活动,怎么办?
过道台阶过多不安全,怎么办?
.....
这些问题都是我们需要逐一突破的。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以下尝试。
1.大刀阔斧地“破” 破除循规蹈矩的原有格局——草地与廊道合为一体
我们拆走了封闭式的木栅栏,将靠墙的一整片树丛移走,把整个户外环境打通,给予幼儿一整片自由奔跑、自主游戏的场所。大家看,我们将这片区域全部铺上了绿草坪。我们知道托班的孩子是最喜欢摸爬滚打的,所以这样一个畅通无阻的环境无疑满足了他们大动作的发展和对世界强烈的好奇心。同时这块场地也成了0-3岁及3-6岁幼儿共用的场地,打破了原先小班孩子独立使用、各自为营的界限,使园所资源充分利用、物尽其用。
2.统筹谋划地“立” 建立有“温度”的托育环境——开放性环境与半封闭
空间的融合
我们在原本平坦的草坪上堆立了这样一个小山坡,山坡下面打造了两边互通的小山洞。孩子们时而在山坡上奔跑、跳跃,还会将自己喜欢的娃娃、小车和拖拉物等等带上小山坡一起感受坡度带来的趣味与刺激;时而会躲在山洞里和伙伴说说悄悄话,享受独有的私密空间;时而还会与同伴、老师一起玩躲猫猫的游戏。
在开放性的户外环境中,我们也有意识地设计了部分半封闭的空间,一方面避免阳光直射起到遮阳作用,另一方面孩子们也可以在宝贝书屋看书、在娃娃屋里和伙伴聊聊天等。在满足幼儿大肌肉动作发展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阅读、游戏的空间,促进语言、小肌肉动作等方面的发展。更人性化地设计为孩子们的户外活动空间提供了有“温度”的支持。
“融”与“合”──柔活无边界 “托”起最柔软的群体
托班幼儿是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操作摆弄中学习和发展的,且他们的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阳光和空气。我们本着“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理念,打破固有理念联通室内外,并与游戏相互整合、有机渗透,给予幼儿自然感知、运动与探索的机会。
1.与生活融合 养幼儿自主行为
在户外环境创设的同时我们更强调孩子的生活照护,既要给予孩子们更多的自由,又要为他们创设自助照护的机会。如在户外提供饮水区、不同的活动区都有生活护理区,里面提供纸巾、毛巾等方便幼儿自助取拿,每位老师都配备“照护小包”,这也能随时随地关注到每一位幼儿的生活护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能看到托班幼儿的发展,更看到了对孩子生活的养育。
2.多领域整合 育幼儿综合发展
有别于3-6岁课程中领域划分较为清晰的不同,托班更注重多元性、综合性和平衡性。基于这样的特点我们实施“N→1”和“1→N”的思考路径。
“N→1”就是我们在整体规划中要考虑靠领域平衡,多领域融合为一主体。为了进一步增加感官的丰富性,我们在户外场地建造了水池、涂鸦墙等多样态场景,以及花园、泥坑等开放的小空间,为儿童创设出活泼、自由的“隐形课程资源”。
孩子们在与这些环境互动的过程中产生了动作与习惯、情感与社会、认知与探索、语言与沟通各方面的发展。
“1→N”则是在我们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通过对托班孩子游戏观察,我们发现越是低结构的材料则越能激发幼儿多领域发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简单的泡沫积木我们的孩子玩出了多少花样,其中又有哪些发展呢?
3.与材料连合 在自然中养育
秋风起、树叶落,铺满地,自然的环境变化正是孩子们联结自然、体验自然的机会。风的吹动让静态的树叶也别的灵动起来,吹落的树叶更是成为了孩子们的宝贝,在游戏中我们会看到孩子们捡拾落叶、挥洒落叶,感受与树叶游戏的快乐。而我们老师也把握住了这一季节特征的环境变化,围绕落叶开展了幼儿感兴趣的一些活动。并且随着环境的变化我们还和树枝、石头等做了一系列有趣的活动,真正尝试让幼儿亲近自然、观察自然、热爱自然,在自然中成长。
4.与环境通合 追随幼儿需求
孩子们在户外大自然环境互动的过程中会随着经验的积累兴趣点也会发生转移,这时我们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们的需求,营造宽松的气氛,顺应支持幼儿发展。如起初孩子们和泥坑的互动仅限于浇一浇、铲一铲的动作。慢慢的老师发现孩子们一个个都跃跃欲试想进一步玩泥巴,追随孩子的兴趣老师通过提供合适的装备满足了幼儿的游戏需求。你们看,孩子们一个个穿上了连体雨衣与套鞋尽情的在泥巴堆里探索游戏。
5.与特色结合 绽放创造精彩
玩创是我园的特色,我们在思考托班的孩子如何玩创呢?如:男孩子对玩车兴趣浓厚,经常将家中玩具车带来幼儿园玩。根据幼儿的这一兴趣,带
后续思考
随着0-3幼儿对环境的熟悉及各方面的发展,纯粹的托班户外环境及浅层的探索已不能满足幼儿的需求了。因此在下一步的托班户外游戏中,我们将进一步打通边界,将户外场地联通至沙水池,和3-6岁幼儿共用沙水池,每周固定频次向托班开放,满足他们的需求。
【结语】面对“最柔软的群体”,理应得到全社会最温柔的呵护。我园积极开展0~3岁婴幼儿教养研究与实践,探索适宜孩子发展的路径和方法,追随孩子的当下行为进行反思与调整,努力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获得健康的早期发展。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Copyright © 2005-2023 [全国优秀作文网] 中国 作文在线 Finish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www.YouXiuZuoWen.com 管理员 QQ:113391928 QQ群号:36308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