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您现在的位置: 全国优秀作文网 >> 教师范文 >> 各类范文 >> 教学范文 >> 正文    用户登录发表作文 新用户注册

微课制作: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
作者:竺君斐  作文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教师进修学校  更新时间:2024-11-19  
内容摘要:微课制作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发挥微课特征,组建微课制作的指导团队,夯实微课开发的五个步骤,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五力”,开发文化类、技能类、课程类微课,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三个方面全面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成效显著。

微课制作: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

宁波市奉化区教师进修学校    君斐

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中心小学  陈金波

青年教师的培养关系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关系着国家未来人才的培养,工作意义重大。如何快速又持续地提升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多年实践证明,微课制作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让青年教师经历名师团队的多轮指导,夯实微课开发的五个步骤,参与不同类型的微课开发,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三个方面全面提升青年教师业务能力,成效显著。

一、透析青年教师成长缓慢的原因

青年教师成长,依赖内因与外因相互发挥作用。通过调查与对比,发现部分青年教师之所以成长缓慢,根本原因有:

 1.个性需求无法回应

当下教师培训以大班化的“授课+交流”为主,理论解读多,实践参与少,听讲多,实操少。往往无法满足教师的个性需求,导致教师学习内驱力不足。

2.研究深度无法开掘

找一名同年段的资深经验型教师与新教师“师徒结对”是学校常用的青年教师培养路径。碎片化的经验传授较多,系列化的深入研究相对较少。

3.成功体验持续力不足

经问卷调查,大约68%的青年教师一学期有1-2次公开课或报告,32%的青年教师整个学期没有公开教学等任务。成功体验持续力不足,导致“专业情意”提升与发展受阻,也是教师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二、应对策略

组织青年教师“自主参与”微课制作。发挥微课“主题丰富、短小精悍、优化应用”的特征,组建“三级”指导团队,夯实每一个微课开发过程中的“五个”步骤,开发文化类、技能类、课程类“三类”微课,解决齐步走、碎片化、模糊化等问题,凸显教师学习主动性,实现从“边缘”到“中心”,“被动”到“主动”的转变,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三方面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1.三类微课,匹配青年教师成长真实需求

1)文化类微课群丰富教师专业知识

基于区域内部分教师本体性知识不足的现象,收集教材中的“数学史“生活中的数学”“数学小游戏”等小栏目内容,交由年轻教师完成5分钟一个知识点”的微课制作。在微课任务驱动下,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学习、同伴互助等方式,丰富青年教师的本体性知识。

 

如某教师通过《除号的认识》微课制作,知道了除号的“前世今生”,了解了除号漫长的演变历程,理清了除号和减号之间的逻辑关系。

 

2:“除号的由来”微课设计

(2)技能类微课群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根据内容选择适配的教学手段是完成高质量微课的重点。其中,教材中的拓展题、作业本中的易错题以及图形与几何板块的难题最考验教师的专业能力。收集200道相关题目作为微课内容,组织青年教师开展“一个知识点一节课”的课堂教学,制成8-12分钟左右的浓缩型微课,以此来提升青年教师的内容选择力,环节设计力、技术融合力等专业能力。

 

 

例如,某老师在制作《捆圆的一周》微课时,为了培养学生“画图”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方法,先让学生尝试与探究,然后用虚线把圆平均分成4份,用数字把外面一圈的圆进行编号,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捆圆的一周长”=“一个圆周长”+若干“直径”。这样处理,提升了教师教学设计与技术融合等能力。

 

4:“周长问题”微课

3)课程类微课群催生教师的专业情意

专业情意是教师持久从事数学专业研究的源动力。挖掘教材中的智益类游戏,如华容道、七巧板、数独、汉诺塔、24点、魔方等益智类游戏,组织区域内青年教师中的佼佼者开展“一个游戏一个系列化课程”的微课制作,并定期举办区级比赛,组织区域内学子积极参与此项活动,邀请课程类微课制作教师担任评委,以此来鼓励这些教师的持续发展,促进专业情意。

5:系列化游戏课程微课群

老师的数独课程已经持续了7年,从四宫数独,到六宫九宫;从普通数独到对角线数独、杀手数独、箭头数独;到如今的连续数独、摩天楼数独、不规则数独。随着研究持续深入,他的学生与粉丝人数已经超过20余万。所带学生参加各类比赛人数多达500余人次,获全国一等奖28人次,其本人多次获得省优秀指导老师称号。老师不但自己爱上了数独,还带领孩子们成了数独爱好者。

开发“文化类”“技能类”“课程类”三种微课,分别满足青年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的成长需求,为向具有教育思想的专家型教师发展做好准备。

2.“五步微课开发流程,提升“五力”

青年教师成长从新手型教师走向经验型教师、甚至成熟期教师、专家型教师,根据实践与分析,需要提升教学“五力“”,即内容选择力力、环节设计力、信息技术融合力、课堂实践力、改进反思力。为此,基于微课开发,建立了“内容选择”“脚本设计”“微课制作”“微课应用”“微课复盘”五步流程,以匹配青年教师 “五力”提升的需求。

6:微课开发驱动青年教师成长路径

1)内容选择:提升内容选择力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难易要有基本评估,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有预判。为了提升教师内容选择力,如学期初发布“某册易错内容清单”后,让青年教师自主选择题目进行申报,组织名优骨干教师对各位青年教师申报的题目进行审核、提出反馈意见。几轮调整优化,确定各册易错题样例,实现易错内容与具体题目高度匹配,以训练青年教师的内容选择力。

7:微课内容选择流程

2)脚本设计:提升环节设计力

青年教师在环节设计时,既要体现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将微课时长控制在5-12分钟以内,又要体现解题方法的层次性和策略多样化,学生主体性。开展“微课脚本设计大赛”,校内教研组团队共同打磨、片区名师团队献策献计,教师不断思考,反复修改,以训练青年教师环节设计力。

如上学期微课脚本设计比赛中,一等奖获得者老师,她的《盛水问题》的脚本设计经过了多次修改。盛水问题(出自五上教材):有两个水桶,小水桶能盛水4千克,大水桶能盛水11千克。不用秤秤,怎样使用这两个水桶盛出5千克水来?设计初稿,老师画图解答,方法比较单一。优化后,老师从图示入手,还与表格、算式进行沟通,目标层层递进,实现了学习材料的多元化,且渗透了模型思想。   

3)微课录制:提升信息技术融合力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能为数学的抽象建模提供直观表象支持。如老师的《盛水问题》,大小水桶的四次倒水过程,借助信息技术一一直观呈现,每一次倒水后的数据在图示中、表格中都有迹可循,整个过程思路清晰。小学数学教材中,需要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内容不少。尤其是图形几何板块与拓展知识,如四年级微课“对称的建筑”,丰富的图片有助于学生理解“轴对称”内涵;如五年级“体积中的等积变形问题”“谁的体积大”,动态演示能清晰呈现几何图形内在结构及运动轨迹;又如“闰年是怎么来的”,视频生动形象地讲解深奥的天体知识。将各种图片、视频巧妙地安排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教师的信息技术融合力也在无形中得到训练与提升。

 

 

4)微课应用:提升课堂实践力

微课融入课堂的时机与课堂内容匹配度是微课价值落地的关键。具体功能有多种,或激发兴趣,或提供思维支架,或知识延展。形式也有多种,或融入新课,或独立成课。微课融入新课,能使课堂教学更灵动、更扎实、更有效。例如,在教学《20以内数的认识》时插入微课,让学生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古人算筹表示数,从“一一对应”到“以一当五”的智慧,算筹“纵横交替”的优势。独立成课的微课,则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老师的《盛水问题》,可以先让学生尝试画图解决,小组交流,然后借助微课,完整呈现四次倒水过程,引导学生将每次倒水后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最后结合图示与表格提炼方法,形成数学模型,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教师课堂实践能力。

1:微课应用于课堂实践

类型

例举

微课应用步骤

融入新课

20以内数的认识》

猜测古人表示数的方法      探究算筹表示6的方法

区别112凸显纵横交替的必要性      微课介绍总结

独立拓展

《盛水问题》

独立尝试、小组交流      微课呈现四次倒水过程

图示、表格、算式沟通      微课小结

 

5)微课复盘:提升改进反思力

微课复盘,需要思考环节设计的合理性、应用时机的恰当性、应用的有效性、视频的精简性等。听课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借助评价表,与微课作者一起复盘与反思。结合反馈数据,对微课的应用效果进行诊断,并提出改进建议。如老师在《盛水问题》课后,形成了这样一段反思文字。

《盛水问题》微课制作,我深感这不仅仅是一次信息技术应用的实践,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我受益匪浅。

1.      从技术层面看,提高了我对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能力

在平时的课堂中,我只要做好PPT就可以了。这次微课制作,除了PPT,还用到了动画、配音、剪辑、编辑等多种信息技术。借助媒体如何将盛水和倒水的过程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理解。这个过程锻炼了我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信息技术对于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2.      从脚本设计看,提高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

微课的短小精悍要求我精准提炼核心内容。这对我的脚本设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层层递进地设计核心问题?通过这次微课制作,我深刻意识到,教师的问题要少而精,课堂推进才能紧凑而有实效。

3.从制作经历来看,我对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

这次微课制作的经历,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平时的备课思考不够深入。平时想得比较多的是怎么教,对学生的怎么学,想得不够充分。

微课开发的五步流程强调“五力”自然融合,前后相互关联、环环相扣,既有显性关联,也有隐形关联。

3.“三类”团队,保障研究有实效。

1)帮扶型团队:实现有序操作

帮扶型团队由校内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与教研组长组成,服务对象是本校新手型青年教师,帮助他们熟悉微课制作流程,实现有序操作。在微课制作与应用中全程深入参与,手把手传帮带,帮助他们尽快熟悉课堂教学、站稳讲台。青年教师在帮扶型团队中,学情把握能力、重难点突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得到锻炼与形成。

2)互助型团队:形成知识体系

互助型团队由片区内名优教师担任,服务对象是经验型青年教师,限关键环节提供帮助,如探讨优化教学策略,梳理知识体系、增强对各种教学方法的深度理解。通过个性化指导,使微课质量更完美,快速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3)协助型团队:唤醒学科兴趣

协助型团队由教研员、区域内特级教师组成,服务对象是成熟型青年教师与系列化游戏课程微课制作者,协助教师完成微课制作,开发系列化游戏课程,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学科兴趣及特长,提炼教学理念,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三类”团队,面向不同的青年教师群体,所承担的功能各不相同,但目标均是发挥引领作用。同时,市甬上云校、全国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为青年教师提供丰富的微课资源,各大研修平台、网络平台则为彼此交流学习提供互动渠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2022年教育部发布《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都说明了国家、教育部门对教师数字素养与专业能力的重视。组织青年教师参与微课制作,顺应国家对数字化教育的号召,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微课制作还能快速、持久地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同时,为学校和家庭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



  • 上一篇作文:
  • 下一篇作文: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05-2024 [全国优秀作文网] 中国 作文在线 Finish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www.YouXiuZuoWen.com 管理员 QQ:113391928 QQ群号:36308218